工業4.0

機器人、3D 列印、智慧自動,在工業 4.0 系列展一窺「未來工廠」新樣貌(摘選自:INSIDE)

機器人、3D 列印、智慧自動,在工業 4.0 系列展一窺「未來工廠」新樣貌(摘選自:INSIDE)


工業 4.0 結合自動化機器人、AI、物聯網、雲端運算、銷售及生產大數據分析等領域,透過人機協作的方式,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效率及產值,是重要的工業革命進程,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。隨著科技的進步、高速網路的誕生,促進物聯網、智慧製造、數位轉型等觀念普及,工業 4.0 已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智慧產業鏈,台灣也正努力邁向工業 4.0。雖然已有不少廠商、企業做出嘗試,也有許多傳統業者對於轉型升級躍躍欲試,然而台灣目前仍舊未進入工業 4.0 時代,甚至部分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 ICT 產業,依然停留在工業 2.0 階段。


台灣名列世界前十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,卻稱不上工業 4.0,主要原因在中小企業比重高達 9 成以上,其投資設備升級的預算上往往不如大廠來得豐沛,加上工廠轉型不一定能立即見效,讓不少業者難以跨出第一步。此外,即使預算足夠,但公司本身缺乏相關能力,如設備過時、自動化能力不足、沒有具體製造策略、欠缺數位化平台等,都是產業無法成功升級的原因。

工業 4.0 以最少的人力,完成最大的工作價值

 不少成功落實工業 4.0 的大廠呼籲,受國際局勢干擾導致市場景氣低迷,整體經濟規模疲弱之外,人工也愈來愈難招募且工資逐漸調漲,要同時兼顧產能和節省成本,升級設備走上智慧製造已勢在必行。

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的最後一哩路——冷鏈與物流系統

電商的興起刺激物流產業升級,而全球食品安全及生技醫療的品質意識抬頭,讓「冷鏈物流業」更備受重視。

另外,物流管理是一套專業系統化的供應鏈,涵蓋範圍包括倉儲、配送、通路與銷售等,如何從供應鏈數位化到物流全場景智慧化的升級路徑,實現點、線、面各節點相結合的物流智聯網,提供更低成本且更高效率的升級解決方案,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。(詳細解決方案請見原文:機器人、3D 列印、智慧自動,在工業 4.0 系列展一窺「未來工廠」新樣貌)

未來工廠造就未來商品,工業 4.0 時代來臨中

3D 列印在製造業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後,帶起另一波應用風潮,包括生物醫療 3D 列印技術、創新線材發表,及全球十大自造者推薦機台等。其中,3D 列印應用在醫療領域已於全球颳起旋風,不僅被視為智慧輔具的基礎技術,更可以列印出人體組織,加速醫療產業在動物或人體試驗上的改革。

談到科技不該取代人類,該如何創造人機共存「1+1>2」的雙贏?提到生產自動化最先聯想到的設備就是機器人或機械手臂,最常被用於取代重複性、危險性較高的工作,但環境跟技術不斷改變,生產流程及產品需求也會不同,工廠裡的機器人不能再像過去十幾年下來都在生產同一款產品、做著一樣的事情。因此,所謂的人機協作、柔性製造就非常重要。